标识 标准 标杆
——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初探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周爱民
摘要: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化的实训基地,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本文以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为例,提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构想,“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教学的设备场所管理,实践性教学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标识、标准、标杆
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五年制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其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应该在建设与管理的实践中研究创新。其标识是统领实训教学得以较好实施的关键,其标准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石,在标识、标准的基础上才会有标杆性的成果。本人结合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运作模式,探讨新时期五年制高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一、标识——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构想
标识指代表特定内容的标准识别符号。一般标识比语言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拥有更大的信息量,并能更迅速、更准确、更强烈的传达信息。我们所说的标识是指为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所形成的建造构想,按照这种构想会对你产生视觉的冲击力和理念的更新。
1、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实训基地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实训基地需不断改善硬件条件,完善管理制度,改革实训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训基地需建立新型运行机制。按照“开放、联合、共享、协作”的原则,尽快建立起自我运作、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保证学生实训教学的基础上,承担部分生产任务,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开展生产性实训,承担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创新及推广等任务。
2、实训基地建设的设计理念
一是实训基地建设尽可能体现真实的现代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岗位真实的职业环境,具有专业基本技术技能的仿真性。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基地建设要体现前瞻性。基地建设在技术要求上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三是体现开放性。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四是实践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教学过程中安排各专业岗位(群) 需要的单项能力、综合能力、协作能力的实践项目,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爱岗敬业、与人协作的精神和意识,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实训不仅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培训。
二、标准——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基石
1. 健全以产教处为核心的基地管理,采用集中管理模式
学校各类实验室、实训中心(室)、车间等归属产教处统筹管理,由主管教学校领导分管,统筹安排实训教学计划,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实训基地实行7天无休制全天开放式运作模式,学生可自选项目进行实训,同时面向社会有偿服务。这些均使实训中心从单一的实训向技术开发和推广拓展,实现了教学、生产、面向社会培训体系的有机结合。
2.全面推行5S管理,建章立制,使实训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学校制定了《实践性教学管理细则》,出台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5S管理常态化,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率和低消耗,实行使用登记,耗材项目管理,维护、保养工作责任制;由于措施得力,执行到位,实训教学正常有序,设备维护低费用,长期保持安全零事故。在实习实训环境上创造相应专业岗位群的真实情境,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将人文教育引进实训基地,包括劳动态度、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合作精神等;要将企业文化引进实训基地,包括敬业精神、规范操作、质量与效益、文明与竞争、创新与创造、就业与创业等,使人文教育与企业文化在基地环境中得以体现。
3、优化实训基地的双师队伍管理
学校定期安排实训指导教师到企业实践,实训指导教师每年到企业实践的时间至少达到2个月;拓宽实训指导教师的引进渠道,努力从企事业单位引进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实训基地的专职或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学历基本达到大学专科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技师以上水平。
4、以教考分离为抓手,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实训教学质量的控制在乎将被控制客体的合乎目的的变化引向需要状态的过程。控制的目的是引导系统的状态达到某种预期的新状态。学校建立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具有组织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八个合一”(即:学校与企业合一、车间与课堂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服务与创收合一)的“产、教、学、研”一体化实训管理模式。学校积极发挥职业资格鉴定站的功能,以教考分离为抓手,实践性教学评价实行“第三方”认证,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工平均通过率达98%,高级工平均通过率达80%以上。
三、标杆——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运行效果
我校于2008年投资420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校内实训基地。内设机电技术中心、电子技术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经贸技术中心。建有数控实训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模具制造车间、机电一体化控制、电子、网络、ERP等55个实验实训场所。基地采用“5S”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优秀成为习惯,做优秀职业人。给学生搭建学习高新技术,培养终生受益的技能学习平台。基地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任务;“双师型”教师培养;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考核工作;进行专业研究、生产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几大功能。
近年来,我校实训基地各方面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基地被确认为是全国计算机紧缺性人才培训基地,省级优秀数控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站。一、二楼建成为机电技术中心,其具有国内一流的数控、机加工、模具、机电实验实习设备,现有数控车22台、数控铣8台、加工中心3台、普通车床50台、铣床8台、建成数控、模具、机加工、钳工实训车间、由精密测量室;气动实验室、单片机及PLC室、机电一体化控制室、数控编程室、数控故障诊断室、CAD/CAM室等,实验实习设备总价值1200余万元。现有专业教师3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5人,技师1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80%,有8名教师曾经赴德国、新加坡学习深造。在省、市各项专业技能竞赛中,机电工程系参赛教师成绩均名列前茅,在2008年举行的省、市和技能竞赛中,封琥老师获得了省、市第一名。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能获得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钳工、维修电工等各种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可获得AutoCAD、CAXA、Pro/E培训证书、电工上岗证、计算机国家一级B等多种专业、专项证书。学生专业技能突出,在近年举行的全市技能竞赛中,该系机电一体化学生囊括了冠亚军。
三楼建成为电子技术中心,其教学设施装备齐全,有电工室、模电实验室、数电实验室、电子CAD室、EWB室、自动化电子生产线、PLC室、单片机室、电子仪器测量室。专用设备总值300万元。电子工程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8人,高级教师12人、技师3人。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获得无线电调试高级工、电子CAD中级证书、电工上岗证、计算机等级等多种技能证书,学生在泰州大市竞赛中获得冠军。
四楼为信息技术中心教学设施装备齐全,包括数字媒体技术室、单片机室、网络技术室、综合布线室、软件应用开发室、计算机组装维修中心等实训室。拥有微机1000多台,专用设备总值高达700万元。学生在校期间除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外,同时获得国际认证的专业证书。师生多次在泰州大市专业技能竞赛中包揽各个奖项的第一名。
五楼为经贸技术中心教学设施装备齐全,包括会计电算化、ERP、模拟银行、工商报税模拟室、会计模拟室等实训室,设备总资产达200万。有专业教师 18人,具有高级职称3人,会计类"双师型 "教师10人。5名优秀教师去新加坡参加培训学习;多名教师到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践锻炼。学生主要获得计算机一级B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珠算等级证书,理财规划师证书。师生多次在省市专业技能竞赛中均取得第一名。
结语
近年来,我们以就业为导向始终围绕着拓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实训中心的主要目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硬件设备的合理配备,实习场地的适当调整,规章制度的建设,教学管理的规范,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等,经过不断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学校08、09两年为泰州市技能大赛团体冠军。
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搞出特色,使我们的实训基地不断发展更具规模,争取建成全国性的有专业特色、有强项、门类齐全、设施先进一流的示范性五年制高职专业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