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训技能 >> 上级来文 >> 内容

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苏教职﹝2013﹞37号

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各市教育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教育局,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211号)精神,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广泛和有效运用,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引领和支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现就加快推进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以信息化引领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职业教育信息化纳入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坚持育人为本,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个性化成长的学习需求。建立政府统筹、行业标准、企业参与、共建共享机制,以信息化环境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在职业教育领域全面应用为重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习方式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二)到2015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加优化,全省职业院校国家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85%以上,省级以上示范学校达标率为95%。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加完备、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建成以“江苏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心的省、市、校三级管理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所有课程。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师生人人开通并使用网络学习空间,课堂教学、实习实训中教学资源库的利用率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学生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均达90%以上。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更加完善,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职业院校的职责更加明晰,职业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更加科学,经费投入渠道更加广泛。到2020年,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完善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先进、高效和实用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形成职业院校网站、省辖市职业教育网、省级职业教育网互联互通、相互支撑的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建立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相互协作的职业教育服务网络。全面提高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装备水平。职业院校建成标准化数字校园,做到1000M到校、100M到桌面,网络信息点覆盖所有教育、教学、实训及生活场所,实现校园网统一管理的无线网络全覆盖。职业院校90%以上教学场所具备多媒体互动教学功能,重点建设理实一体的数字化实训场所,50%以上实训场所建有数字化技能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环境。
  (二)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快省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建成省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和一批开发基地,协作开发省级教学资源;大力推进各地自主开发数字资源,择优遴选和汇聚各地各校资源。加快校级教学资源建设。立足人才培养需要,组织开发、引进、升级和完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网络课程、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名师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微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到2015年,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库班级应用覆盖率达100%,虚拟仿真实训软件专业覆盖率达5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图书中心配有电子报刊书300种以上,网络教学资源总量不少于4T,教学资源年更新率不小于10%,校际共享率不低于30%。
  (三)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依据国家教育信息化管理相关标准,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重点采集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办学和学生资助等关键信息,逐步建立人才预测、就业预警和人才培养管理信息系统。各地各校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做好信息采集、统计工作,做到完整、准确、及时、高效,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在日常管理和重点工作推进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江苏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数据平台并推广运用。
  (四)推进职业教育智慧校园建设。完善现有网络基础设施、数据支撑平台,建设感知、协同、控制一体,智能化、系统化、综合化的智慧校园。建成有线、无线双覆盖的校园网络环境,按需建设无线传感等感知型网络,建成校园物联网,并实现网络融合。建立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融合,包括身份标识数据、应用数据、感知信息,以及数据存储、中间件以及支撑软件的融合。建成面向教学、科研、学生、后勤管理的各类应用系统,达到各应用系统的服务融合,实现学校工作、学习、生活智慧化。基于智慧校园,创新开展平安校园、节能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五)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通用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各院校开设信息技术公共必修课程和相关选修课程不少于3门。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质量评价的深度融合。师生教学活动做到数字化、可视化和协作化,充分运用信息化资源和环境,形成集备课、教学、答疑、自主学习、提交作业、考核考试与学分认定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完善人才需求、就业预警、专业调整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和服务,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新模式。加快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重点打造行政管理、领军人才、教师和学生4个空间。2013年覆盖国家示范学校,2014年覆盖省示范学校,2015年覆盖全省三星级以上职业学校和所有高职院校。
  (六)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制订信息化能力培训规划,组织开发网络培训资源,开展职业院校信息化培训。将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考评纳入教师引进、资格认证、职务评审、绩效考核等考评体系。每所学校重点培养一名主管数字校园建设的行政领导、一名正高级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和一名校园网网络主管,着力抓好信息化教学团队建设,全面提高院(校)长、教师和信息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七)完善信息化教学大赛制度。每年定期举办全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把信息化教学大赛作为推进职业院校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工作。各市相应举办市级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大赛日常工作,组织指导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各院校组织校级比赛,并积极选送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信息化教学大赛,形成“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大赛机制,竞赛成果开放共享。
  (八)创新信息化环境下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途径。融合网络、电话、无线通信,加强家校互动、师生互动,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全时空的网络育人环境。重视对学生应用网络资源的引导,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与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抵制能力,打造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绿色、文明、和谐校园网络文化。
  (九)加强信息化国际合作交流。深入研究、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资格证书、资源开发、亚博app88 、社会服务等领域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组织管理。成立江苏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督促检查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各市建立相应组织机构,指导职业院校信息化推进工作。各地在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要优先部署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各院校建立由院(校)长任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专人和专门机构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加大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各地和职业院校要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加大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各校要在每年的预算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并逐年稳定增长。
  (三)规范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和省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规范职业院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四)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加强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研究、职业教育资源开发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研究、智慧校园融合服务研究,定期举办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研讨活动。设立信息化科研专项,建设一批信息化教学研究基地和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培训基地。
  (五)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考核督导。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工作。把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作为衡量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加强对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和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考核评估,并作为学校建设项目立项、经费拨款、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省教育厅
2013年10月11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