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内容

三创教育:三年申报71项专利

时间:2012/5/10 14:24:31 点击:2488

  近年来,市机电高职校以创高技能、创新发明、创业实践教育为抓手,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以实力铸品牌的发展之路——

三创教育:三年申报71项专利
本报记者 鲍仁 通讯员 马勇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2年江苏省技能大赛上,市机电高职校选手共获得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而在2009年到2011年的三年间,市机电高职校“一不小心”就成了“专利申报大户”:该校的创新发明作品共申报71项专利,其中的26项已经拿到了专利证书,专利总数居全省职业学校第一。
   “职业技术学校担负着为地方培养、输送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和责任,作为全国高职改革示范校,我们应当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探索实践等方面,高看一眼、先人一步,”市机电高职校校长钱澄认为,以创高技能、创新发明、创业实践为抓手,不断推进和深化“三创教育”,可以实现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走得远”的职业教育目标。
  “三创教育”切合了现代化职业教育的特点,以“一切为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服务”为鲜明导向,思维超前、眼光前瞻。
  通常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的“蓝领教育”,这种通常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又通常以“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办学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
  毋庸置疑,目前的多数职业教育学校,实施的仍然是“蓝领教育”。
  从机电高职校 “三创教育”的内容看,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之外,增加了创新发明和创业实践,或者说,“三创教育”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自主创业能力。
  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或许正是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
  更值得注意的是,市机电高职校的“三创教育”有一个十分鲜明的导向,就是“一切为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服务”。这个导向意味着,职业技术学校的任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而是要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发展,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单就理念而言,这无疑代表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据了解,机电高职校于2009年成立创新社团,社团成立之初便以“创新无所不在,创新无人不能”为教育理念,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着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新生入校,无一遗漏的要接受首轮创新教育的培训,从中选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学生,进入二轮培训,在此期间,从创新工作室发明创造题库中抽取课题,对培训后的同学进行考核,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社团学习”。
  为激活学生创新热情,2010年,学校在原社团的基础上组建发明创新两级社团:初级社团为起始年级的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意的收集;高级社团为高年级的学生,重点方向是从事发明创造的项目研究,并定期交流科技创新理念和创造发明技法。
  学校专门为创新社团开设专业课程,每周二为名师讲堂,由指导老师讲解有关科技发明的知识、学生的创新作业及专利撰写常识;周三为创新社团学生自己上课,讲解自己编制创新的PPT教学课件,并自由讨论交流;周四为“头脑风暴”活动,由学生将自己的发明创造课题在实物投影仪下进行讲解,社团成员及老师针对其课题,从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以及可行性等角度进行深入研讨。 
  机电高职校副校长万祥东告诉记者,社团的学生需要完成两种作业:一种为常规作业,一种为发明创新设计书作业。其中,发明创新设计书是以专利说明书为版本设计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撰写专利基本知识、知晓专利申请的基本过程、能够独立撰写专利申请说明书、熟悉专利保护的基本知识、掌握专利转化的基本过程,并具备一定的科技创业能力。
  “三创教育”把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职业发展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融合,体现了一种可贵的服务自觉。
  2009年,创新工作室指导老师带领社团成员到江苏微特利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泰州市宏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泰州日迅电子有限公司、湖南省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走访时,了解到日迅电子有限公司面临切管机安全技术保护难题,而湘潭电机股份也遇到500吨冲压床安全保护技术难题。
  创新社团随即组织学生进行技术攻关,不仅顺利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难题,而且“自动切管机双传感安全装置” 、“冲压床自动保护装置”两项技术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还是2009年,出现了猪禽流感疫情,创新社团的成员根据“体温升高是猪禽流感发病的标志”这一依据,走访规模养殖场,成功发明“猪体温自动检测分栏装置”,不仅获得国家专利,而且在2011年的第二十届全国发明博览会上获金奖,并获得展览会最高奖“宝钢奖”。,在第二十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学生创新作品获三金一银,其中两项获最高奖——“宝钢奖”,创江苏省最好成绩。
  而在机电高职校近三年申报的专利技术目录里,类似这样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走进社会寻找创新课题,及时为创新课题作品申请专利,从而“一举数得”的创新发明比比皆是。
  “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培养学生‘胡思乱想的能力’,而是要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另辟蹊径、创新思路的能力,”钱澄认为,过去,学生的创新发明无非就是“坐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其实是一种误区,由此导致的产学研“三张皮”,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因为,真正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创新发明,往往就发端于车间,萌芽于生活,来自于田头地边,也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有效的服务作用。”
  为此,学校与企业开展了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合作,逐步形成了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校企合作成为学校重要的办学模式和特色,在本地区发挥示范幅射作用。随着纬创资通项目落户泰州,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作为发起单位,联合本市5所高等院校、11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业,于2010年筹建成立了泰州市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实施“冠名班”、“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招生,直接参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案的制订、教学质量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学习、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了校企的“无缝对接”。
  学校还先后与春兰集团、LG集团、陵光集团、梅兰集团、明星集团、浩普投资集团、中国联通泰州分公司、中国移动泰州分公司等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式培养;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置换,构建适应生产一线所需要的新的课程体系,将教学场所延伸到企业。目前,学校每个专业都建立了5个以上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开辟广阔的空间,学校实行毕业生100%推荐就业,毕生生双证率达100%,80%以上获得高级职业资格。
  由此可见,“三创教育”较好地兼顾了学生技能培养、职业发展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关系,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创教育”具有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的顶层设计,较好地回答了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机电高职校的大多数学生,都会记得下面这一个个学兄学姐的名字:
  纪建伟,04机电班学生,泰州市首届 “十佳大学生”。2007年获全球创业精神大奖,是全球30位获奖者中唯一的中国学生。从2008年起,他先后创办了移动通信便民店、沃尼亚信息咨询公司,与4个合伙人承包过母校的食堂,当过保险代理公司的营销总监。去年4月,创办泰州“爱上街网”;
  陈卫平,99级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2001年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LG配套厂家做设计师,后来,到一家贸易公司做维修工程师兼维修部经理,累积了经验和客户群,2008年10月,陈卫平注册了佳创电子有限公司,从电脑耗材入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黄明亮,01届汽车与摩托车维修班学生,2003年7月起,他到一家汽车维修厂实习,维修技术明显提高。2005年底,应聘到上海大众4S店泰州市徳众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现为公司首席技工,汽修技术督导小组成员;
  张宏伟,06计算机网络班学生。2008年参加微软MOS办公软件比赛,获省PPT项目组一等奖和EXCEL组三等奖,现与朋友共同经营“中华通讯”手机店;
  徐磊,05级数控专业学生,2007年暑假,他到一家汽车4S店打工,学到了封轴、贴膜、音箱改装等许多技能,2009年2月,他终于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扬州百事特汽车装潢中心”;
  今年刚20岁的万宇浩,则因创新成果突出入选“2011年度泰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成为学校以至全市职业教育的骄傲……
  这些从机电高职校走出的学子,身负创业技能,怀揣创业梦想,不仅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且,也给职业教育回答“如何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三创教育”存在逐步递进的逻辑关系,归纳起来说就是,“技能是基础,发明是提升,创业是目标”。
  据了解,机电高职校设有机械工程系、电)信息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经贸管理工程系,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中职共开设19个专业,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主干,形成了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群,建成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两个省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和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3个省中职示范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被评为省品牌专业,建成数控、财会两个省高职实训基地。今年起,将新增电气自动化技术、酒店服务与管理、软件与信息服务三个专业。
  2007年以来,学校在全省率先引进美国NFTE创业教育模式,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必修课程,成立了创业教育中心,开辟了校内学生创业园,成立了学生创业社团,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群创业小老板正陆续从校园走出。

  《泰州晚报》2012年5月10日 第A08,09版

三创教育:三年申报71项专利

  • 上一篇:副省长曹卫星来泰调研
  • 下一篇:答辩考试模式首次引进我市职教课堂
  •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