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化工作 >> 技术中心 >> 内容

谈谈微课的制作 | 案列

时间:2015/12/17 21:42:01 点击:2140

  忽如一夜“微”风来,世界走进“微”时代。当微博、微信以席卷之势进入大众的生活时,微课也来了[1]。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它具有主题突出、类型多样、情景真实、交互性强、可生成性、使用方便等强大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它承载着授课者的智慧和启迪,是一种促进优质资料共享的新生力量[2]。
  本文以微课——《多功能瓶的使用(1)》制作为例,探讨微课的制作标准、步骤和注意问题。
  一、微课的评价标准
  微课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用微课能快捷地掌握知识,这个微课就是好的微课。因此,在制作微课时应以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制作,更加突出以学生为本。一节优秀的微课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选题有针对性,内容恰当,属于教学中的重难点和考点内容,教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大。
  (2)教师的讲授清晰、重点突出;多媒体(包括演示动画)运用恰当,能动态逼真地显示不同气体进入多功能瓶的变化状态,无论是什么气体、无论是何种放置方法(正放或是倒置)都印证了“上轻下重”这个普遍原理。
  (3)教学方法新颖多样化,通过变式训练(改变变量条件,如集气瓶的放置方向、收集气体的密度大小、导气管的长短等),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变和什么是不变的,开阔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
  (4)在讲授过程中,不仅是简单的演示和呈现内容,而是操作与讲解操作,内容呈现和讲授同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思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整个微课画面清晰、内容完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反思的优质微课。
  什么样的微课能穿透屏幕?唯有当教师真正用心的时候[37]。
  二、微课的制件步骤
  
下面以中学化学微课《多功能瓶的使用(1)》制作为例介绍微课制作的六个步骤:
  1.选用合适的工具软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作微课的首要工作是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并熟练掌握其操作,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6.0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屏幕动作录制工具,能在任何颜色模式下轻松地记录屏幕动作(屏幕/摄像头),包括影像、音效、鼠标移动轨迹、解说声音等。Camtasia Studio还具有强大的视频播放和视频编辑功能,可基于时间轴对视频片段进行各类剪辑操作,选用这款具录制屏幕、视频演示功能的工具,制件的工作效率会大幅提高。
  2.选定主题
  选主题是制作微课的起点,科学的选题是微课得以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微课的特点是“小而精”,所以适合做微课的内容最好是核心知识点或教学难点。基于此,笔者决定围绕一个具体的点切入,联想到近年来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中频繁出现与多功能瓶使用有关的考题,而且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这些考题的得分率都比较低,可见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难点,于是笔者确定将《巧用多功能瓶收集气体》做为主题,以此设计微课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疑难,轻松应对这一高频考点。
  3.设计微课
  一节完整的微课有微视频、微教案/微学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组成要素,把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的先导工作是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思想,教学设计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课的质量。在对《巧用多功能瓶收集气体》这节微课进行预设计时,笔者首先分析了本节微课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具体如表1所示。

谈谈微课的制作 | 案列

  然后以学生的自主高效学习为中心,确定了教学目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自我检测内容。按照由浅入深、化繁为简的原则,笔者引导学生:温故知新—迁移知识—发现规律—实战演练—巩固提升,学生一边认真观看微视频,一边认真聆听教师精准的分析,通过思考最终发现用多功能瓶收集气体的规律,即:无论采用排空气法还是排水法,也无论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还是比空气小,操作的要点都是:遵循“上轻下重”规律,因此气体将沿着能使它直达目的地的导管进入,这样学生就能快速准确地判断气体进、出的端口了。看似简洁明了的“上轻下重”这四个字实则具“四两拨千斤”之势,它帮助学生巧妙解决了所有的疑难,本节微课的设计流程如图1。

谈谈微课的制作 | 案列

  4.制作课件
  本节微课直接使用录屏的方式,教师和学生都不出镜,因此课件是最直观的表现媒体,笔者在为本节课制作PPT(如表2所示)时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原创,PPT围绕核心知识点。
  (2)PPT界面清新友好,背景与文本、图片颜色和谐,文字大小、间隔合适。
  (3)PPT图片控制在7张内,每张图片上的内容精练精确,时间分布合理。
  (4)多功能瓶的使用环节辅以Flash动画。
  (5)片头片尾插入合适的背景音乐、励志箴言,传递正能量,提升微课质量。
  因为本节微课的课件是根据主题原创制作,所以课件的播放与内容的推进高度契合,相辅相成,精致实用的课件为微课增添了亮色,提升了微课的质量。

谈谈微课的制作 | 案列

谈谈微课的制作 | 案列

  5.录制微视频
  微视频是微课最核心的资源。常见的微视频获取方式有外拍式(借助DV等拍摄设备录制)、录屏式(通过屏幕录像软件自动录制教师对着电脑讲授的内容或操作过程,同时录制声音)、软件合成式(利用图像、动画、视频软件制作或合成动画或视频)。比较了几种方式的特点后,我选择了技术简单但理念更为先进的录屏式,这种方式大幅提升了微课的可视化程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为了精准把握教学时间与教学过程,需要在录制微视频前事先设计好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画面字幕以及用时等4个维度。微视频《多功能瓶的使用(1)》的录制步骤主要如下:
  (1)启动Camtasia Studio 8.0,选择“录制PowerPoint”按钮。
  (2)打开事先制作好的PPT,点击“观看放映”按钮,使PPT进入放映状态。
  (3)点击“录制屏幕”按钮,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区域(系统默认为全屏幕),点击“rec”,Camtasia Studio程序就开始对PPT进行视频录制了。
  (4)我一边以适当节奏播放PPT,一边讲解PPT上的内容,讲解时尽量使自己的声音饱满有激情,同时注意控制好鼠标运动,指示准确,移动均匀。
  (5)PPT放映结束后,按“F10”选择“停止录制”,点击“生成您的录制”,选择“HD”,系统将自动创建MP4文件,然后选择文件保存的位置,一直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视频就初步制作完成了。
  (6)为增强视频的视觉效果,还要对视频进一步优化,再次开启Camtasia Studio,导入刚刚做出来的初步视频,在视频的主要教学环节增添字幕,并把视频片头片尾的空白部分删除。
  (7)为视频配上背景音乐,这节微课选择的配乐是班德瑞的经典作品《安妮的仙境》,音乐柔美清新,营造出轻松快乐的氛围,使学生在收获新知的同时亦能体验音乐之美。
  至此,一个新的微视频诞生了。
  6.发布微课
  发布微课是整个工作的最后环节。一节完整的微课有:微视频、微教案/微学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配套资源,根据微课使用目的不同,发布的方式及资源种类也相应有所区别。
  (1)专为学生自主学习而发布的微课,配套资源只需要有:微视频、微学案、微练习、微课件,将相关资源打包后上传到班级Q群,建议学生观看后自行完成练习,教师要了解微课的使用效果并收集学生的反馈建议,以对微课进一步优化。
  (2)参加比赛或给教师研讨使用的微课,配套资源需要更丰富:微视频、微教案/微学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将所有资源打包后上传到比赛指定网站或是校园网等公共网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收集评价,有助于更客观地反思自己在微课制作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微课制作专业水准的提升。
  三、精品微课制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教育的世界里,速度重要,方向更重要!制作这节微课的动力来自对微课这一教育新生事物一种新的“课程”资源形态的赞赏,来自对未来课堂的向往。制作微课绝不单纯只是一个技术开发的过程,它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下,以精心具创意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充满智慧的工作,其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一定是“人”(教师)。
  怎样才能制作一节有魅力的精品微课?在遵循人性化学习原则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制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同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优化:
  1.精选内容,辅以恰当的形式
  对于微课而言,内容是主体,内容是核心,在此基础上选择有创意的形式,牢牢抓住视觉感应与思维关联的特性,渗透趣味性和学科思想,能大大提高内容的表达效果。本节微课以“巧用多功能瓶收集气体“为核心内容,总结出“上轻下重”的操作规律,看似极为简单实则蕴含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智慧。“大道至简,大象无形”,我们的目标是“在较短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使他们逐步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
  2.科学控制微视频的时长
  我国中小学首届微课大赛的数据分析表明:微视频的最佳时长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太长效果不好用户大多不能坚持看完,太短则讲不清。当然,不同学科、不同学习对象略有不同。本节微课的视频时长为9分钟,是因为使用多功能瓶收集气体的变式较多,要完成教学内容已无法缩减视频时长。所以在接下来制作的第二节微课《巧用多功能瓶对气体进行除杂》中,视频时长已控制在最理想的6分钟,既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又容纳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点。
  3.保持声音快速且富有激情
  统计数字表明语速达到每分钟185~254个单词或300个汉字时,能获得更多注意力,这是因为语速快常常伴随着激情,激情富有感染力,感染力可以让观众更专注。所以《中国好声音》主持人华少每分钟超400字的惊人语速引致众网友膜拜,一般人当然无法达到华少的惊人语速,但是,教师是能以快速富有激情的声音牢牢吸引学生,同时传递给他们的还有思维方式等隐性的知识。
  4.营造单独授课的氛围
  教师大多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一位缺课的学生补课,通常45分钟的课堂教学内容,只需要10到2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是因为在这种一对一的补课过程中,学生的态度特别诚恳,受环境的干扰最少,注意力特别集中,因此教学效率特别高,这就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一对一效应”。微课也具有人机“一对一”的特征,所以,要提升微课的魅力指数,营造“一对一”单独授课的氛围是一种很智慧的做法,在语言上尽量多用“你”而不用“你们”,用“我们”而不用“大家”,这样,“一对一”的氛围就明显了,学生即使坐在电脑前,也有教师在身旁耳提面命的感觉,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成效自然大大提升。有些微视频中还会在起始与小结等环节插入教师的头像,增强教师的“现场感”和“亲切感”,这也是一种提升关注度的好做法。
  现代著名的英国教育家Whitehead曾说:“教育是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掌握细节的过程,不存在一条灿烂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顶端的捷径,教育就在于是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教育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如果立志做一名新教育追梦人,就要以全新的教育观念、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精心雕琢细节的过程中,播种理想,收获希望。
  来源:《中学化学教与学》2015 年 08 期

  • 上一篇:如何从课程角度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微课
  • 下一篇:教育部专家建议:加强微课应用,提升技术质量!
  • 返回顶部
    Baidu
    map